日本第一页一草草影院,日本高清一二三不卡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當前位置:

首頁>污染防治>建議提案

對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第91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2024-08-30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市生態環境局


李永憲委員:

您在市政協九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嘉興市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的建議提案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碳交易市場工作進展

(一)全國碳市場建設情況

全國碳市場是通過市場機制控制碳排放的政策工具,是重點排放單位對國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額進行交易的市場。相比通過傳統的行政手段推動碳減排,碳市場通過配額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推動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并利用市場機制發現合理碳價,為企業碳減排提供靈活選擇,在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的同時帶動綠色低碳產業投資,是促進全社會生產生活方式低碳化、長期化的有效方式,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碳減排關系提供了有效途徑。全國碳市場運行主要包括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與核查,配額分配與清繳,市場交易監管等環節。納入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需每年核算并報告上一年度碳排放相關數據,并接受政府組織開展的數據核查,核查結果作為重點排放單位配額分配和清繳的依據。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由生態環境部制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管理規則,加強對地方碳排放配額分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的監督管理,并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核查等相關活動,并進行監督管理。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配合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落實相關具體工作,并根據有關規定實施監督管理。重點排放單位報告碳排放數據,清繳碳排放配額,公開交易及相關活動信息,并接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年度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一躍成為全球覆蓋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4年5月,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4.57億噸,累計成交額262.26億元,全國碳市場價格從2024年初的70元/噸一路上漲至100元/噸左右。

(二)嘉興市碳市場工作情況

浙江省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發電企業合計141家,嘉興發電企業合計29家(燃煤電廠27家),占全省電廠排放量的17%左右,其中年度排放量超過100萬噸的企業共7家。此外,目前我市非發電行業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數量為43家,涵蓋化工、建材、鋼鐵、造紙等重點行業,未來隨著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擴容,我市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提升。

在全國碳交易市場方面。嘉興市積極配合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落實相關具體工作。聚焦我市發電企業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數據質量提升,在全國率先研發應用發電行業控排企業“煤樣一鏈管”平臺,開發碳排放量、碳配額余量、碳資產統計查詢功能,提高企業碳排放數據分析能力,幫助企業挖掘控排減碳優化空間。上線每日煤樣檢測任務提醒、信息化存證提醒功能,降低企業違規風險,有效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管理能力,為減輕企業第二履約周期配額清繳負擔,提高經濟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平臺已服務用戶270人,記錄例行任務1.5萬條,入廠煤數據300余條,皮帶秤數據8.8萬條,煤量錄入1.4萬條,二氧化碳在線監測2.2萬條。全市發電企業第二履約期碳排放配額盈余量較第一履約期增加128.22萬噸,碳排放配額收益增加近1億元。

在碳普惠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方面。2023年,嘉興市向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提交關于開展碳普惠體系建設試點申請的請示,并獲復函同意。自獲省級試點以來,我市高度重視,積極謀劃,成立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7個工作專班,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各責任部門職責;出臺《嘉興市碳普惠減排量審核與核證指南(試行)》、《嘉興市碳普惠方法學開發指南(試行)》、《嘉興市碳普惠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規范碳普惠交易試點工作流程;組建嘉興市碳普惠專家庫(共33人,涵蓋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林業、居民生活、減污降碳等領域),發揮專家人才在碳普惠方法學開發等工作中的服務推動作用;搭建碳普惠交易平臺,于2024年1月正式上線。目前,全市共備案6個碳普惠方法學(1個省級方法學,5個市級方法學),涵蓋農林碳匯、交通、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等領域。2024年1月,嘉善縣姚莊鎮人民政府與浙江萬泰特鋼有限公司達成了我市首筆碳普惠核證減排量交易,累計交易435.4噸二氧化碳。嘉興市鐵投集團中低運量軌道交通項目首期1688噸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已在平臺備案登記,減排量產生的收益將折算成碳積分發放至用戶,實現減排收益普惠大眾。

二、關于提案問題的分析

(一)碳交易市場活躍度低導致碳價不高。全國碳市場由生態環境部建立,碳價屬于市場行為,市級層面負責指導企業報告碳排放數據,清繳碳排放配額,公開交易,該問題近期不能解決。全國碳交易市場價格波動屬于市場行為,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下進行,并利用市場機制發現合理碳價,為企業碳減排提供靈活選擇,在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的同時帶動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實現相關企業更低成本減排。2024年以來,全國碳市場從年初的70元/噸一路上漲至100元/噸左右。預計全國碳市場價格未來將進一步上漲,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使得碳排放權交易不再僅是環保政策的一部分,而是上升為國家經濟和環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碳價也因此水漲船高;二是相比第一個履約周期,第二個履約周期配額收緊,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同時市場預期未來配額發放也會收緊,這也是碳價上漲的現實基礎;三是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首次擴容在即,給碳價上漲帶來較大預期。

(二)碳排放權總量設定的不確定性問題突出。碳排放權總量設定由生態環境部進行分配,市級層面負責落實相關具體工作,并根據有關規定實施監督管理,該問題近期不能解決。目前全國碳市場通過配額管理制度控制碳排放,碳排放配額是國家分配給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由生態環境部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第一個履約周期(2019-2020年)和第二履約周期(2021-2022年)采用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的行業基準法,核算重點排放單位擁有各類機組的配額數量,加總確定全國配額總量,通過預分配和核定分配兩個階段全部免費發放。據初步測算,我市第二履約期的29家發電行業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年度碳排放量我占全市碳排放量比重超65%,相比第一履約期,碳配額收益增加近1億元。

(三)初始碳排放權分配尚未形成共識。初始碳排放權分配目前還處于探索研究階段,但是隨著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該問題可以階段性解決。2024年3月,浙江省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碳排放雙控先行探索實施方案》,提出以項目碳排放評價、產品碳足跡管理為重點,同步推進碳排放統計核算等基礎任務和配套制度建設,加快形成碳排放雙控浙江模式。嘉興市近年來逐步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指標體系和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制度。目前已經編制2010年—2022年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將根據省生態環境廳通知適時開展2023年溫室氣體清單報告編制工作。成功舉辦全省首個大型“碳標簽碳足跡”專題培訓會,并分領域邀請行業權威專家開展光伏、紡織等重點行業企業專題培訓,助力我市出口企業有效應對新型綠色貿易壁壘。

(四)碳市場領域專業人才相對匱乏。浙江省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碳達峰碳中和專業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來看,該問題可以解決。近年來,嘉興市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不斷提升人才集聚度,為加快推進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嘉興市生態環境局與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嘉興市發展規劃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實行長期項目合作,發揮三家技術單位優勢高端技術人才優勢,召開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質量幫扶培訓、碳交易納入企業、非碳交易納入企業人才培訓,為我市碳相關行業專業隊伍建設提供專業謀劃。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做實做細碳普惠交易試點工作,提升企業參與意愿。鼓勵地方引導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自主開發、申報大氣、水、固廢等環境領域的碳普惠方法學和減排項目;積極探索將碳普惠減排量交易與嘉興市“兩高行業”納入企業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目標實現、新上項目環境準入結合,將碳普惠減排量納入“畝均論英雄”碳排放量核算抵扣范圍;積極擴展碳普惠減排量消納渠道,引導和鼓勵非碳交易納入企業、“零碳”公共機構創建單位、低(零)碳試點建設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個人優先采用購買碳普惠項目抵消碳排放;探索購買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替代性修復,鼓勵企業通過購買與其損害生態環境等價的碳普惠項目,來抵消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將賠償金定向補償給賠償權利人用于生態修復。

二是迭代升級“煤樣一鏈管”平臺,強化碳排放審核與監測。完善平臺監管功能,增設煤炭供應商信息庫和煤樣入庫信息模塊;鼓勵企業安裝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目前全市26家企業煤炭消耗量排名、碳排放量排名、碳配額余量排名等數據均可在平臺中運算及展示,實現碳排放數據全面監管和碳配額統一管理。探索開發模型算法,開展智能核查,鼓勵企業安裝皮帶秤數據自動上傳系統。提升動態發現問題的能力和碳排放數據實現在線監測。6家企業已安裝二氧化碳在線監測設備,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濃度實時監測。平臺將自動核算的碳排放量數據與在線監測濃度計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互相校核,探索碳排放數據質量提升新路徑。

三是探索多樣化碳金融產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與金融部門對接,實現碳配額數據共享,為碳配額質押貸款等碳金融產品提供數據支撐,更好為企業綠色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一方面,完善綠色金融服務機制。推動舉辦政銀企綠色融資對接活動,深化金融顧問服務機制,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融資需求對接。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先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園區提供融資支持,加快制造業綠色化改造。另一方面,創新開發碳普惠金融產品。鼓勵金融機構將重點用能企業(項目)碳表現作為授信審批重要依據,大力發展碳排放權、用能權、排污權等綠色權益抵質押融資業務,創新開發碳普惠等綠色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深化碳數據運用,實現生態信用向金融信用轉化。

四是提升發電企業基層員工專業能力,培育碳領域專業人才。發揮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嘉興市發展規劃院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高端人才優勢,按照《嘉興市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質量達標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深入企業幫扶指導,進行基層員工采、制、送、存與煤樣分析等基礎能力建設,指導企業提高皮帶秤精確度,解決煤炭計重準確性問題等。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5月28日

(聯系人:郭工,聯系電話:8215952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網站地圖|關于我們|隱私說明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主辦 電話:0573-82532725傳真:0573-82159871

地址:嘉興市新氣象路618號 建議IE7.0以上,1024×768瀏覽效果最佳 浙ICP備2022025713號 網站標識碼:3304000014

浙公網安備 330402020009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