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九屆四次會議第247號提案的答復 |
|||
|
|||
章純委員: 您在市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全面推進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促進高水平生態市建設的建議》已收悉,經研究并結合會辦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深入實施“生態立市”戰略,積極推動我市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 一、針對“強化政策保障,加速推動碳足跡制度落地”方面 落實《浙江省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工作方案》要求,協同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國網嘉興供電公司聯合開發“嘉興市碳足跡一站式服務平臺”,印發《嘉興市碳足跡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方案》,指導相關企業在源頭控制、能源替代、能效提升等方面開展減污降碳協同技術創新和應用,幫助企業開展碳排放計算與碳足跡追溯。與清華大學天工數據庫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收錄嘉興地方碳足跡因子,為平臺提供核算支撐。鼓勵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對開展碳足跡核算與評價、碳標識認證實施的企業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納入省級資金及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項目庫。下一步,聯合人行嘉興分行、嘉興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綠色金融服務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吸收DNV挪威船級社、Atos China、中國質量認證中心、TUV南德等國內外權威認證機構碳足跡核算管理工作經驗,邀請上述機構入駐“嘉興市碳足跡一站式服務平臺”,打造政府、企業、認證機構多方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我市綠色貿易壁壘應對能力。 二、針對“貢獻嘉興經驗,扎實推進碳足跡基礎建設”方面 充分發揮本地產業優勢,率先在光伏領域開展碳足跡管理創新實踐。建成本地化光伏產業全生命周期清單前景數據集(涵蓋電池、組件、輔材生產等關鍵環節),詳細記錄原物料投入、分種類能源消耗、三廢排放等數據1000余條。核算市內10個主要光伏產品碳足跡(光伏電池、組件、漿料、玻璃、膠膜等),為本地化光伏產品碳足跡核算提供堅實、高效的技術支撐。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推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積極參與碳足跡相關標準規則制訂,進一步完善我市其他特色產業鏈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和區域特色因子庫,強化數據庫科學性、豐富性、可靠性。形成《嘉興市化工—化纖—紡織產業鏈碳足跡報告》和《嘉興市氫能及下游產業鏈碳足跡報告》,制定相關行業碳足跡管理團體標準。發布全省首個市級碳足跡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對企業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打造碳減排綜合服務體系。 三、針對“加強政府引導,明確碳足跡推廣監管主體”方面 與浙江省生態環境低碳發展中心、嘉興市發展規劃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借助機構技術和人才優勢,組織多樣化的“雙碳”培訓活動,提升企業專業人才的能力,為出口企業應對綠色貿易壁壘提供有力支持。近年來,全市已舉辦3次碳足跡碳標簽專題培訓會,培訓人員超過500人次,通過條例分析和案例講解,為企業應對新型綠色貿易壁壘提供了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優先在重點排放行業和龍頭企業開展試點,整合區域內企業碳排放、產品碳足跡數據,為各相關部門和企業提供精準的碳排放統計及行業級碳足跡追溯,積累經驗后逐步向中小企業推廣。做好與全市“雙碳”工作整體規劃的銜接,統籌推進碳足跡監測、核算、認證等各環節建設。適時推出地方性碳普惠激勵措施,推動建立碳足跡數據市場化應用機制,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碳減排行動。 感謝您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 2025年6月9日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